由方仲永所想到的1000字作文

由方仲永所想到的

《伤仲永》选自《临川先生文集》,作者王安石。我读了《伤仲永》,受益匪浅。《伤仲永》的主要叙述了:方仲永从小天资聪颖,受到同县人们的赞赏,被人邀请前去做客题诗。他的父亲见有利可图,便不再让仲永读书学习,带着仲永四处做客,谋取小利。因为仲永每天跟着父亲四处拜访客人,他父亲不让仲永学习,所以后来,仲永就慢慢变得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了。

由方仲永所想到的

幼年天资聪慧,但因为他的父亲为了贪图眼前小利而不让他学习,使少年才能衰退,青年沦为庸人。这让我们多么为他惋惜,但如果懂事一点知道要读书了,或者仲永的父亲引导仲永勤奋学习的话,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像李白、杜甫一样的大诗人。现在就不是唐宋八大家,而是九大家了呢。是啊,一个本身就被誉为天才的孩子,如果肯付出他的汗水,难道还不够资格吗?连王安石都不禁为他感到惋惜。可见,小时候聪明才智并不代表长大后依然聪明。无论天才还是常人都应接受后天的教育。天资聪颖不等于成才,人是需要努力学习的。就比如说南朝的江淹,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,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。可是在年纪渐渐在了以后,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,而且还退步不少。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,而且提笔吟握好久,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;偶尔灵感来了,诗写出来了,但文句枯涩,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。这是因为他当官以后,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,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,无需自己动笔,劳心费力,就不再动笔了。久而久之,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,缺乏才气

着名画家达?芬奇曾经说过:“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。”同样,人的知识不更新,也肯定会枯竭。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天资聪慧,有些人小时候不聪明,但因为刻苦学习,所以长大成为了不平凡的人。正如荀况所说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
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着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。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,三岁多还不会讲话,从小性格古怪,甚至有些木讷,上小学时成绩不好,中学时还被勒令退学,在常人眼里,这就是一个笨孩子。可是因为他经过艰苦努力,成了现在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。

是啊,天姿差的人,如果勤奋学习,也可能成为有用之才,请记住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过的那句话:“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”,我们只有刻苦努力,勤奋学习,才能成为有用之才,同学们,让我们一起奋斗吧!!!

在这个世界中,还有许多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,在我眼中,他们才最优秀的,强者中的强者。他们的经历跟方仲永完全相反,他们没有足够的天资,却靠着自己后天的勤奋,努力学习,不怕困难。克服自己先天的不足,成为一个有品德,有学识,博学多才的人。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,在这社会中,打下一片自己的天下。

由方仲永所想到的

今天,我坐在桌前一遍遍背着《方仲永》这篇古文。背着背着,不禁陷入了沉思……

虽然作者王安石写得有些夸张,但写出了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,关键的一点,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,他父亲贪图小利,把它当做获利的工具,不教育他好好学习,以致他在世俗的恭维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但在现实生活中,也有跟仲永前途不同的神童。像我国着名戏剧活动家田汉,小时候聪颖过人,尤善吟诗联对。昔日有一墨客路过他家旁边的客店,曾书一句上联“二河两岩双江口”,久久无人对上,田汉十一岁时,见之挥笔即书:“单人独马一杆枪”。田汉后来取得惊人的成就,除了他超人的才华,当然跟他平常刻苦发奋是离不开的。

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,说明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,而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造就人才方面是起决作用的。然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,却也有被钱财或虚荣心迷了心窍的家长,为了让孩子一鸣惊人,一味地给孩子加作业·加压力,以致孩子整天头昏眼花,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效果,反而起了副作用。孩子一看到作业,一提到学习,就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与恐惧。

我在这里告诫“神童”的家长们:不要忽略了孩子的爱好,也不要一味的让孩子们成名而把他们“捆”在急功近利的巢穴中。让孩子从枯燥·被动的学习中走出来,从束缚中走出来,去领略人生奋斗之乐趣!

由方仲永所想到的

“仲永生五年,未尝识书具,忽啼求之,父异焉,借旁近与之,即书诗四句……”每每读到这里,都情不自禁涌起羡慕之情,得天独厚,是多少人羡慕又嫉妒的啊!但成年后的仲永又使人深深地惋惜。

文中,仲永的爸爸固然“愚昧”。为了贪图眼前小利,把儿子本应大展宏图,一片光明的前程断送了。回顾现实,人们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冷落了孩子,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,管理和教育,从而误了孩子!对于“留守儿童”,家长不便管理,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”,何必操那份闲心的旁人更是无心管理。纷繁复杂的社会,很多时候,学校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,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!从意义上,忽视孩子的家长,不知不觉中就扮演了“仲永”爸爸的角色。

孩子,即是祖国的未来,也是父母的希望。无论天才或常人,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后天教育。这样,“仲永”的悲剧才不会重演!为了我们的未来,为了我们的成功,请父母们不要再扮演仲永爸爸的角色!

当然在父母照顾我们,管理我们的同时,我们也应该要勤奋才行。爱迪生说过:“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。”一份精神,一份事业,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只要我么努力学习,才能不断进步。

这些话让我联想到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。他小时候数学成绩不好,老师同学都看不起他,可他并没有灰心,刻苦努力,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。可以看出,像方仲永这样有天资的人,如果不努力学习,会成为一般的人;像华罗庚这样没有天资的人,如果努力学习,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,可见学习是多么重要!我要学习华罗庚这种刻苦的精神,掌握知识,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。

让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一起努力吧!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。

由方仲永所想到的

读完《伤仲永》这篇文章后,的确让我感到有些“伤”。仲永天生聪明、有才智,年纪小小就能作诗,但最后却得到“泯然众人”的结果。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,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,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,成为国家的栋梁。方仲永是天才,但即使是天才,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。否则,早晚都会出现“江郎才尽”的那一天。

天才方仲永为什么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呢?我觉得这是方仲永父亲的错,方仲永最终“泯然众人”,他要承担主要的责任。仲永的父亲贪图财富,在仲永年小的时候,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,寻求利益,而不让他去学习,耽误了他学习的机会,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。这也告诉我们,作为父母的应该给子女最好的教育,而不应该着重与眼前的利益。

人们常说:“成功的人,往往不是最聪明的,而是勤奋的。”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,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学习又是那么重视,因此,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勤奋学习。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最好的时机,我们要抓紧时间,学习更多的知识,千万不能“老大徒伤悲”。

由方仲永所想到的

读完《伤仲永》这篇文言文,不禁感到万分惋惜。一代神童的惊人才华就这样被埋没了,其父因贪图小利,“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”而不使其学习,终落得一代神童只能成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,无不有万千感慨。

初读《伤仲永》,心中便明了是其父害其一生,其父“利其然也”“不使学”等种种原因均可看出他的目光短浅,愚昧无知,他作为一个父亲,见到自己的先天禀赋是如此之好,他的重心没有放在儿子是个天才,需要细细栽培,以使其将来成为国之栋梁,好为国家社稷造福之处。而是只满足于眼前的小财小利。若其取前者,那他将来的荣华富贵将享之不尽,何须再以种田为生?然而就是因为他无知,不仅断送了儿子的锦绣前程,更断送了自己晚年的幸福生活。

慢慢往深了读,渐渐觉得,方仲永最终“卒之为众人”除去其父,他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。幼年时期,父亲每日牵他四处拜访同县的人,帮他们作诗供他们取乐,那时他小,无从选择。然而,方仲永渐渐大了,到了十六十七岁时,照古代时间算,方仲永那是早已成年,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生活。到那时方仲永再学习以补幼年时期的亏损也不算太晚,总不至于落得个成为普通人的下场。可是,因为他自己的懒惰,不思进取,丝毫没有学习进步之意,只被眼前一时的浮华所迷惑,最终走到了值得后悔的地步。